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大蕭條來自誘因機制扭曲的政策


經濟成長有其趨勢性因素亦有其循環性因素,景氣波動來自於循環性因素,經濟蕭條則與趨勢性因素環環相扣。近期臺灣的經濟成長預測已連續9次下調,目前已陷入能否保住1%的窘境,各界不免擔憂臺灣經濟是否將步入蕭條。關於經濟大蕭條,20世紀最為人知的乃是美國1930年代的處境,但其實亦有許多國家在相同或不同的時期出現此一問題。經濟蕭條的可能原因為何 ? 指責政治對手執政不力大概是最為廉價且隨時可脫口而出的話語,但真相並不會因伶牙利嘴而得以呈現,仍是需要透過經濟理論予以理性論述方能服人。伴隨著1930年代的大蕭條,經濟理論亦因為要探討其成因而有了長足的進展,包含凱因斯學派及新古典學派皆應運而生,為了強化論述亦皆使用更為完備的計量經濟方法,因此對於經濟出現大蕭條的原因有了更好的分析工具。一流經濟期刊「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於2002年便以經濟大蕭條為主題,由各國頂尖的經濟學家分析探討20世紀歐美日各國出現大蕭條的可能原因,其所使用的方法為新古典學派所設定的經濟產出等於生產力、工時投入、及資本投入的效率總合”,以生產效率、工時投入、以及資本投入之變動,分析總產出變動的可能因素為何,以及造成這些可能因素變動之背後的可能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原因
國家
生產力下降(TFP)
貿易量減少造成生產水準下降
加拿大
機構及市場管制
法國
財政政策(補貼特定部門 ?)
德國
尚未知原因的TFP持續下降
阿根廷
政策補貼無效率的企業及衰落的產業
日本
工時減少
慷慨的失業補貼以及大規模的部門別衝擊
英國
(法定 ?)實質工資 > 市場結清工資
德國
貿易管制與實質工資的僵固性
義大利
私有化、銀行體系以及破產程序的變革速度慢
比較智利及墨西哥


該專刊中共分析了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由表中可看出,造成各國大蕭條的原因主要可歸於生產力的下降及工時投入的減少,而造成此一結果之背後的政策措施則是由於誘因機制對經濟行為決策產生的扭曲。例如,就工時投入的減少而言,慷慨的失業補貼、或僵固且高於市場均衡的法定工資,將會造成尋職動機降低並沈溺於低生產力之職缺、以及勞動投入的降低。另一方面,就總生產力的降低而言,市場管制、貿易萎縮、對低效率的企業及衰落的產業的補貼,將會造成整體產業以無效率的方式運作,使得其生產力低落。這些國家中,或多或少採用了以上方向的政策,以致於經濟陷於蕭條。

回頭看臺灣目前的情況,藍綠政黨執政皆強調搶救失業、促進投資、增加出口,其所採行的方式則是透過財政政策提供臨時性的工作、或是透過篩選機制選定重點產業以協助其投資及出口,這些出於善意的政策措施就長期而言多數皆被驗證為違背市場機制,反而造成生產力長期陷於低落。一如日本經濟學大師林文夫(Hayashi)分析日本失落的十年(或數十年)指出的,即便日本景氣不佳,但就銀行借貸進行分析,有利可圖的事業依然皆持續吸引投資,而非投資不振,因此大量補貼低生產力的大型企業以希冀其增加投資與雇用並非首要之策。日本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因為同時間其每周法定工時由48小時降低40小時,再加上額外的假期,其實質每周工時已低於40小時,既然工作投入時間降低,則生產力的降低亦是必然的結果。
另一方面,就增加出口而言,其實亦可反向思考,不是完全寄希望於本國產業所能創造的出口,而是亦可藉由擴大進口以增加產業加值再出口的範疇,例如,瑞士深居歐洲中部山區,但亦透過擴大吸引亞洲出口商以瑞士做為歐洲進口運籌之地,進而使得瑞士企業成為其他國家經營歐洲市場的跨國結盟夥伴,因而創造了投資及就業。再者,近期在歐債危機下仍保持該區域內一枝獨秀的德國亦可做為臺灣勞動市場改革的借鏡,僵固的法定曾造成德國的大蕭條,戰後其廢除基本工資而使得就業提升,之後政治人物不斷的加碼又使其陷入勞動市場僵固,2005年其再次進行勞動市場鬆綁使得其得以在鄰國皆陷入蕭條時藉由其勞動市場的彈性而在就業與企業皆保持運作下安渡歐債風暴。臺灣亦因深思,基本工資的最終受益者是本國勞工或外籍勞工,若是北部與南部的生活成本有如此大的差異,則全國齊一的基本工資是否合理,能否用生活成本指數以替代基本工資作為勞動在各地尋職的參考,否則,出於善意的最低工資反而造成勞動的失業。

此外,近期成為新聞主題的退休福利所造成的國家財政懸崖問題亦是全國必須要有共識加以面對的問題,若一國的稅入稅出中有20%用於支應退休福利,則勢將排擠到攸關未來生產力的教科文預算,那麼阿根廷於1980年代那種總生產力每年衰退2%但卻從當期的勞動投入及投資規模皆無法解釋的情況或許亦會出現於10年後的臺灣。

總結而言,如果執政者推動降低工時、扶持特定產業、增加財政支出、設定法定基本工資、以及維持退休福利乃全民對執政者的授權,那麼亦必須承擔其衍生之後果。若全民對以上政策作為並不認同也並未如此授權,則下個月召開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似乎亦無法解決這些結構性的根本問題,有待目前仍不見蹤影的總統放下身段與國家真正的主人藉由國是會議進行討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