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台灣的發展困境:報酬遞減與產業飽和

經濟學者 CicconeMatsuyama (1996) 曾就創業成本與經濟發展困境之間的良性循環及惡性循環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在其分析中指出,隨著產業發展日益趨向於使用先進設備、特化中間投入及套裝服務進行競爭,國與國之間的產業競爭將在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之間形成特殊的循環性(circularity),先進國透過完備的產業鏈,趨向於以差異化產品的服務及附加價值進行競爭,而後進國則因產業鏈較短,淪為在低差異化的商品就成本進行競爭。因此,後進國之產品所取得的附加價值低,使得其陷入發展困境,並日益沈於其中。在其文章中亦指出,欲擺脫此一發展困境,關鍵因素是對於差異化商品的早期投入。雖然就無窮期而言,差異化商品亦不存在超額利潤,但就短期而言,先期投入之廠商若發展成功,則其可取得初期的超額利潤,故其企業活動可創造較高的附加價值。為使創業者有意願進行創業,市場潛力及創業成本是其考量因素,若能使其具有前景可期的市場並降低其創業成本,則一國的經濟活動自然會日益走向發展差異化商品以取得高附加價值進而擺脫發展困境。

另一方面,OECD的分析亦指出,過去20年,OECD國家之間的經濟成長率並非朝收斂的模式發展,而是出現分歧。具有較高成長率的國家,例如美國、瑞典,其中小企業應用新科技進行創新投入乃是經濟成長的主因之一。將以上結論與台灣的發展經濟相較,過去40年,在台灣創造出世人所稱羨的台灣奇蹟年代,台灣的中小企業創業所需資金可透過地下金融以標會之方式取得50100萬台幣的金額購買機器設備及原料在自家庭院開設工廠,因此,創業活動的興盛亦帶動就業機會及工資的成長。隨著廠商外移東南亞及中國,亦使得青壯年之就業選擇由創業變成跟隨台商至海外進行運籌管理,國內工資成長隨之停頓。隨著世界經濟發展走向知識經濟,雖然現行制度鼓勵具有創業精神的學生透過與學校合作之育成中心進行創業,但其創業所需之金額早已膨脹至5001000萬台幣之規模,學校固然提供場所與人脈助學生創業,但創業者依然難以有效率的取得所需資金規模,因而使其創業活動受到阻力。更遑論沒有管道進駐學校的創意人士其創業所面對的困難之高。

因此,台灣經濟的重新恢復活力與薪資的再度躍昇與台灣的新一代創業型態是否興旺息息相關,亦即,我們不能再期待過去那種小額創業就能供應鄰里居民就業的模式,而是透過產學及資金體系合作早期進入差異化商品之生產,擴大台灣產業鏈的縱深,一方面掌握專利,另一方面亦累積生產經驗,開發設備、儀器、及相關軟體,為日後整廠輸出作好準備,使得該產業的發展,從幼稚期至成熟期皆可為台灣創造經濟利益,而不致於淪為流血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