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台韓的2萬美元之路:實質成長或貨幣現象?

主計處公佈最近的國民所得統計,我國的平均每人GNP有望於明年達到20,332美元此一新高,亦即自1992年我國平均每人GNP突破1萬美元後,共計花了19年才成長至2萬美元,較南韓的7年多了12年,而南韓突破2萬美元的期間又恰為陳前總統執政期間,也因此被藍營稱之為失落的8年,綠營對此污名化的形容詞始終不堪其擾。

如今,台灣終於突破2萬美元,政府部門對此一成績固然喜出望外,但其實即使在明年,台灣也不過是人均GNP突破2萬美元,而非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兩者之差別為我國的國外淨所得,此一部份的差額,在1990年代約200美元,2000年代約400美元,而在明年度則預估達到600美元,這雖然反應出我國大舉對外投資的報酬,然而,這卻無法反應出廠商外移後對工作機會消失對於失業勞工所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依馬政府上任後於在20085月所公佈的資料顯示,若延續扁政府執政的經濟數據,台灣的人均GNP在當年度即應達到1.9萬美金。而若政府即使沒有達到其所宣稱的633之績效,而延續扁政府5%經濟成長率成績,則依複合成長率來計算,我國的人均GNP於明年度應有22,160美金,比現在政府所公佈數據更多了2000美金。若以人均GDP來看,則依當年公佈的18,585美元,到明年亦應有21,514美元,而非19,731美金。由以上數據看來,我國近3年的經濟成長在顯然不如預期。

對於以上數據,問題關鍵與藍綠之爭的關係不大,因為,不論藍綠執政,政府的政策幕僚皆仍為本來就存在的這些文官及產經智庫群,理論上,其對於政策的分析應有一致性,而其政策分析結果則交由政務官進行最後決策。因此,若我們跳脫藍綠之爭來觀察為何台韓的2萬美元之路,則可得出不同於以往的論述結果。

依經濟學理,GDP乃是先依各國貨幣進行統計,設定好基準年,再依平減指數換算各年度的實質GDP,而此換算後數據計算經濟成長率。另一方面,則依當年的匯率將其數據換算成美金計價,除以人口之後即是人均GDP。因此,若欲比較2個年度的人均GDP成長,則其成長率應為依本國貨幣計價的當期GDP成長率加上匯率成長率減掉人口成長率,即可得出人均GDP的成長率。比較台灣與韓國的數據可知,於2001年至2007年之間,台韓的人口成長率約為2%,並非關鍵因素。韓國依韓元計價的GDP成長49%,幣值成長51%,共可解釋其人均GDP於此期間成長103%的97%,值得注意的部份是,其幣值成長所佔的比重將近半數。相較之下,台幣在相同時間內幾乎保持近似於32.5的幣值,因此,依台幣計價的GDP佔台灣人均GDP成長的比重達到將近100%,因此,台灣的成長是實質面的成長,韓國的成長則是貨幣面的成長,兩者有顯著的不同。

再者,若進一步探究依各國貨幣計價的GDP之成長,可看出,在相同期間內,韓國經平減後的GDP共成長32%,而台灣則是成長35%,因此,若就此一層次來看,其實台灣在20012007年之間的經濟表現猶勝於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的南韓,此亦反應在依購買力評價計價的人均GDP,台灣在2007年為31,404美金而韓國則為26,596,台灣大於南韓約5,000美元。再進一步分析可知,理論上,GDP平均指數與通貨膨脹率之間應有接近11的對應關係,然而,在那段期間並不成立,台灣與韓國之經濟發展出現歧異似乎即在於此。在相同期間內,韓國的物價指數成長了16.5個百分點,而台灣則是4.5個百分點,但是,就GDP平減指數而言,韓國的指數成長了11.7個百分點,而台灣則是下降了4.3個百分點。由於GDP平減指數是與產品附加價值的變動有關,以上數據所反應出來的乃是:台灣的物價溫和成長,但台灣產業的附加價值則在下降。此一情況真實的反應出過去幾年台灣的物價成長、薪資卻下跌的情況。而南韓則是物價成長更甚於薪資成長。

透過以上分析可知,藍營媒體所謂的失落8年之指控其實並非實情,因為就各國國幣計價的GDP來看,台灣的成長其實勝過南韓。而南韓之所以人均GDP大於我國,主要原因亦是因為其那段期間減少累積外匯存底以讓韓幣大幅升值所致,其後果則是2008年底,韓元甚至差點因外匯存底現金部位不足而造成崩跌,後來是透過東亞各國協助換匯方能渡過危機。回顧這段台韓走向2萬美元的路徑,可看出,韓國所採取的方式是物價上漲、匯率升值,最後對於國家造成危機。台灣於過去則是採取調和物價並穩定匯率的措施,因而呈現溫和成長,且較慢達到2萬美元。當前政府興奮於台灣突破2萬美元之際,我們卻看到過去3年來台灣似乎亦走向了物價上漲、匯率升值的路徑,此種貨幣面的成長方式是否是台灣人民所想期待的,值得產官學研共同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